
本文为书报文摘原创,欢迎转载
有句话说:“生活,不会给我们想要的,但我们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。”
想起一则寓意深远的小故事:
雨后,蜘蛛网被毁,蜘蛛被吹落到地上。
它一次次尝试向上爬,但由于墙壁湿滑,又一次次从高处摔下来……
一位路人看到后,摇头慨叹:“我就像这蜘蛛一样失败,真是没用。”
另一个路人看到后却说:“蜘蛛的精神真是可嘉,值得佩服。”
同样的场景,不同的人,心态、看法大不相同。
周国平在《人生不较劲》中写道:
“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,但可以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,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头上必不可免的遭遇。”
有的人,把自己陷在兵荒马乱的困境,让“丧”成了人生常态。
而有的人,从不允许自己拘泥于过往,满怀期待大步向前。

深圳东门的桥洞下住着一名流浪汉,名叫杨国中。他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。
身为家中老幺的杨国中,从小成绩优异,备受家人宠爱。
揣着一千元生活费,踌躇满志的杨国中踏上了创业之路。
岂料,刚到深圳第三天,钱包被偷,身份证也不知所踪。
四处碰壁的杨国中,挫败感与日俱增,觉得自己简直太倒霉了。
索性工作也不找了,开始四处游荡,靠打零工和捡废品度日。
几经波折,杨国中最终“定居”在桥洞下,一床被子,几件旧衣,两把破雨伞,是他全部的家当。
谁能想到,昔日风光无限的大学生,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?
路遥在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写:“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,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。你会被淹没吗?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!”
感情波折、工作不顺、创业失败……没有人的身上不带伤。
不同的是,有人在伤痛中放弃抵抗,漫无目的度过余生。
撑得住的人,在伤痛中摸爬滚打,探寻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一位网友向作家连岳老师讲述了她的故事。
在她34岁那年,老公因沾染网赌欠下巨额债务,觉得无颜面对家人,选择轻生。
公婆无法承受丧子之痛。她就搬去同住,边带孩子边照顾老人。
工资不足以负担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。她一边做兼职努力赚钱,稳定收入来源,一边抽时间学习,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海明威在《老人与海》中写道:“人可以被毁灭,但不能被打败。”
生命的绚烂,是困境时的坚韧,和敢与悲痛和解的淡然。
“我一直以来是个沮丧的人,认为人生没有丝毫意义,梦幻泡影。近来因为机缘获得一点儿开悟,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——人生确实没有意义,但人生有美。”
成年人的释怀,或许就是在平淡流年中,将过往悉数放下,再将心情重新整理,轻装上阵。
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曾说:“如果不忘记许多,人生无法再继续。”
时刻告诫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甘,终会随着时间飞逝变淡变浅。

墨西哥电影《行走距离》中,主角费德是一个体重三四百斤的胖子。
由于体型庞大,他已经好久没有洗澡,这使他羞愧于旁人的注视。
起床、煮咖啡、吃早餐、洗盘子、做手工,生活一成不变,毫无波澜。
为解决设备问题,费德拿起拐杖,披上外套,鼓起勇气走出了那条破旧的街道。
他认真对待每一次拍摄,摆弄收集的小玩意,在镜头前摆出各种夸张有趣的姿势。
每次有作品“问世”,他都会兴致勃勃地拿给妹妹和妹夫看,虚心接受他们的指导意见和新奇的点子。
渐渐地,费德的拍摄水平日益精进,不再满足于屋内有限的空间。
为了帮费德圆梦,摄影店的保罗和妹夫在后车厢为费德安置了沙发。
他们把费德架上车厢,扶他坐上沙发,开车朝着费德心中的盛景出发。
车里的费德吹着风,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,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他闪耀的未来。
“尽管我的灵魂备受折磨,我仍希望前路义无反顾,在暴风雨中寻求安宁,回首走过的路,满是尘埃和痛苦。展望闪耀的未来,风催着我前行。”
谁甘愿蜷缩一隅,在20岁的年纪就看到80岁的模样?
无论生活多么不公,日子多么难挨。期待,永远是告别狭隘和固执的唯一途径。
可是,当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,就会发现,现实其实没有那么可怕。

朱自清在《匆匆》中说: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,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?但不能平的,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?
生命本就起伏不定,经得住,也要放得下。
真正强大的内心,是纵使波涛汹涌,也能闲庭信步笑语晏晏。
点个在看,愿我们饱经风霜,越过滔天巨浪,内心依旧向阳。
作者简介:期望值为零。座右铭:优于别人,并不高贵,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。——海明威
欢迎转发朋友圈~
有什么想法和意见,请给我们留言!
转载请联系后台
▼更多精彩内容,请长按二维码▼

《书报文摘》是《书报文摘》报专门打造的官方微信公众号!
好看的人,都在看了哦!
本文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shuangzixing.com/%e8%b6%8a%e8%bf%87%e6%bb%94%e5%a4%a9%e5%b7%a8%e6%b5%aa%ef%bc%8c%e5%86%85%e5%bf%83%e4%be%9d%e6%97%a7%e5%90%91%e9%98%b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