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仕强老师曾说:中国人的筷子大有学问。
一头是方的,一头是圆的。
如果两头都是圆的,那么筷子很容易滚落。
如果两头都是方的,那夹加东西不方便。
有圆头,筷子才有用;有方头,筷子才能立得住。
这其中包含的是中国人:无方不立的立身原则,与无圆不成的处事智慧。
1、无方不立
古人说:矩不正,不可为方。
一个人有原则,有规矩,那么这个人才能立得起来。
如果内心没有准则,随意突破,那么这个人很难做出一番事业来。
宋太祖赵匡胤曾在后周当将领。
在皇宫的时候,常常向皇帝身边掌茶酒的曹彬索要御酒。
曹彬说:“这是公家的酒,不可以给你。”
然后自己掏钱请赵匡胤喝酒。
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,他说:世宗身边的官吏,曹彬最守规矩。
把他当成自己的心腹来对待。
曹彬也因此从一个管茶酒的内侍,成为宋朝带兵的将领,最后一直做到北宋枢密使。
一个人内心有原则,做人有规矩,才能赢得别人的青睐。
如果一个人不靠谱,那么大家都会敬而远之。
唐代的东都留守吕元膺喜爱下棋,常和他的一位幕僚下棋取乐。
有次正下棋,恰好有人送来紧急公文要他处理,幕僚趁他不注意,偷偷挪动了棋子。
然而这一切被吕元膺看得清清楚楚,但是他并没有声张。
果不其然,之后幕僚赢了这一局棋。
次日,这位幕僚正侃侃而谈自己的棋艺如何高超,而吕元膺派人送来金银,让这位幕僚另谋高就。
一个人对你放心,才能愿意带你一起成长。
如果你没有原则,那么就不会有人愿意与你共事。
人品,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,也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。
2、无圆不成
我们常说内方外圆。
内心要有原则,但是处事要有智慧。
原则是用来要求自己的,不能用来要求别人。
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,一个人太方正,反而格格不入,让人亲近不起来。
这样的人是很难做成事的。
清末左宗棠一直想要入主中枢。
但是他本人不知变通,对于官场上的逢迎不太感冒。
一方面是他为人廉洁,另一方面对搞关系也不太热心。
后来虽然凭着军功入了中枢,但是没有人愿意来捧场。
整日呆坐,无所事事。
想要为国家尽一份力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。
反观曾国藩,在二次出山之后,对于一个县令都能折节下交。
从以前处处树敌,变成处处为友。
这才有了曾国藩的事功与辉煌。
曾国藩刚出仕的时候,看谁不顺眼都要参一本,最后在官场寸步难行。
有什么想法和意见,欢迎给我们留言
部分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著者所有
快分享给朋友们吧!

《书报文摘》是《书报文摘》报专门打造的官方微信公众号!
好看的人,都在看了哦!
本文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shuangzixing.com/%e7%ad%b7%e5%ad%90%e5%ae%9a%e5%be%8b%ef%bc%9a%e6%97%a0%e6%96%b9%e4%b8%8d%e7%ab%8b%ef%bc%8c%e6%97%a0%e5%9c%86%e4%b8%8d%e6%88%90.html
转载须知:请注明作者及来源